赴汤蹈火(fù tāng dǎo huǒ)

拼音fù tāng dǎo huǒ
注音ㄈㄨˋ ㄊㄤ ㄉㄠˇ ㄏㄨㄛˇ
反义词贪生怕死坐视不救

基本释义

[ fù tāng dǎo huǒ ]

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近]出生入死。

详细释义

赴汤蹈火 [fù tāng dǎo huǒ]
  1. 赴:走往;汤:热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有三个人,义胆包身,武艺出众,敢~,同死同生。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五回

百科解释

赴汤蹈火,汉语成语,意思是为某事付出全部的勇气,不留余力的前进。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五回:“有三个人,义胆包身,武艺出众,敢赴汤蹈火,同死同生。”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五回:“自始至终,寂然无声。乃使执法往报吴王曰:‘兵已整齐,愿王观之,惟王所用。虽使赴汤蹈火,亦不敢退避矣。’” 查看百科

相关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