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洩不通(shuǐ xiè bù tōng)

拼音shuǐ xiè bù tōng
注音ㄕㄨㄟˇ ㄒ一ㄝˋ ㄅㄨˋ ㄊㄨㄥ

基本释义

[ shuǐ xiè bù tōng ]

水泄不通 shuǐxiè-bùtōng 形容十分拥挤或围得非常严密 板棚里挤得水泄不通。——《筑路》

详细释义

水洩不通 [shuǐ xiè bù tōng]
  1. 汇:排泄。象是连水也流不出去。形容拥挤或包围的非常严密。同“水泄不通”。

水洩不通 [shuǐ xiè bù tōng]
  1. 唐.释善导《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观经序分义.卷二》:「明夫人奉教,禁在深宫,内官守当,水泄不通,旦夕之间,唯愁死路。」

水洩不通 [shuǐ xiè bù tōng]
  1. 《三国演义.第九二回》:「近闻诸葛亮杀败夏侯楙,困于南安,水泄不通,安得有人自重围之中而出?」

水洩不通 [shuǐ xiè bù tōng]
  1. 《西游记.第六回》:「见那天罗地网,密密层层,各营门提铃喝号,将那山围绕的水泄不通。」

水洩不通 [shuǐ xiè bù tōng]
  1. 《儒林外史.第五回》:「话说众回子因汤知县枷死了老师夫,闹将起来,将县衙门围的水泄不通。」

水洩不通 [shuǐ xiè bù tōng]
  1. 修订本参考资料:连水都无法流通。比喻防备极严密。

    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近闻诸葛亮杀败夏侯楙,困于南安,水泄不通,安得有人自重围之中而出?亦用以形容拥挤不堪。儒林外史˙第五回:众回子因汤知县枷死了老师夫,闹将起来,将县衙门围的水泄不通。亦作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