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志愿时,青海师范大学招生计划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是大学生必备网为大家整理的青海师范大学青海各专业招生人数,供大家参考,如有变动,以各省市教育考试院或学校公布的信息为准。
如需查询其他省份,请点击这里:http://zscx.qhnu.edu.cn/zscx/lqxx/#/
2022年在青海理工类招生计划概况
年份 | 省份 | 科类 | 类别 | 计划人数 |
2022 | 青海 | 理工 | 普通类 | 585 |
2022 | 青海 | 理工 | 省内民族教育发展专项 | 75 |
2022 | 青海 | 理工 | 省内生态专项 | 15 |
2022 | 青海 | 理工 | 省内乡村振兴专项 | 40 |
2022 | 青海 | 理工 | 优师专项 | 106 |
2022 | 青海 | 理工 | 预科班 | 250 |
2022年在青海理工类分专业招生计划
年份 | 省份 | 类别 | 科类 | 专业名称 | 层次 | 计划人数 | 专业备注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物理学(民考民) | 本科 | 3 | 师范类。赴北师大珠海校区交流、民考民、加试藏语文,“1+3”学习模式,即大一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物理学 | 本科 | 43 | 师范类。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英语 | 本科 | 3 | 师范类。赴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流,“1+3”学习模式,即大一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物理学(民考民) | 本科 | 2 | 师范类。赴内蒙古师范大学交流、民考民、加试藏语文,“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 | 2 | 赴南方科技大学交流,“1+3”学习模式,即大一在南方科技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民考民) | 本科 | 2 | 师范类。赴内蒙古师范大学交流、民考民、加试藏语文,“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经济学 | 本科 | 12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经济学(民考民) | 本科 | 5 | 加试藏语文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生物科学 | 本科 | 23 | 师范类。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生物科学 | 本科 | 3 | 师范类。赴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流,“1+3”学习模式,即大一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生态学 | 本科 | 2 | 赴南信大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英语 | 本科 | 1 | 师范类。赴江苏师范大学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江苏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软件工程 | 本科 | 2 | 赴南信大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金融学 | 本科 | 10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本科 | 2 | 师范类。赴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流,“1+3”学习模式,即大一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生物科学 | 本科 | 1 | 师范类。赴西北师范大学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西北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应用心理学 | 本科 | 12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 | 2 | 赴南信大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生物科学 | 本科 | 2 | 师范类。赴华中师范大学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华中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地理科学 | 本科 | 1 | 师范类。赴江苏师范大学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江苏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物理学 | 本科 | 1 | 师范类。赴西北师范大学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西北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英语 | 本科 | 23 | 师范类。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化学(民考民) | 本科 | 1 | 师范类。赴内蒙古师范大学交流、民考民、加试藏语文,“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本科 | 2 | 师范类。赴华中师范大学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华中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化学 | 本科 | 25 | 师范类。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 | 15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 | 24 | 师范类。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本科 | 15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物理学 | 本科 | 2 | 师范类。赴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流,“1+3”学习模式,即大一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地理科学 | 本科 | 3 | 师范类。赴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流,“1+3”学习模式,即大一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环境科学 | 本科 | 20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化学 | 本科 | 2 | 师范类。赴西北师范大学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西北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人力资源管理(民考民) | 本科 | 5 | 加试藏语文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应用化学 | 本科 | 29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本科 | 48 | 师范类。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民考民) | 本科 | 12 | 加试藏语文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小学教育(全科) | 本科 | 2 | 师范类。全科、赴江苏师范大学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江苏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物理学 | 本科 | 2 | 师范类。赴首都师范大学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首都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物理学(民考民) | 本科 | 10 | 师范类,加试藏语文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地理科学 | 本科 | 22 | 师范类。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环境科学 | 本科 | 2 | 赴南方科技大学交流,“1+3”学习模式,即大一在南方科技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 | 29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地理科学 | 本科 | 2 | 师范类。赴华中师范大学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华中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本科 | 2 | 赴南信大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生态学 | 本科 | 12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汉语言文学 | 本科 | 16 | 师范类。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旅游管理 | 本科 | 7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地理信息科学 | 本科 | 16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软件工程 | 本科 | 15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统计学 | 本科 | 15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化学 | 本科 | 2 | 师范类。赴首都师范大学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首都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民考民) | 本科 | 3 | 师范类。赴北师大珠海校区交流、民考民、加试藏语文,“1+3”学习模式,即大一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民考民) | 本科 | 10 | 师范类,加试藏语文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金融学(民考民) | 本科 | 3 | 加试藏语文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化学(民考民) | 本科 | 3 | 师范类。赴北师大珠海校区交流、民考民、加试藏语文,“1+3”学习模式,即大一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化学(民考民) | 本科 | 12 | 师范类,加试藏语文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生物技术 | 本科 | 17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人力资源管理 | 本科 | 7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教育技术学 | 本科 | 16 | 师范类。 |
2022 | 青海 | 省内民族教育发展专项 | 理工 | 物理学 | 本科 | 30 | 省内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项计划,面向六州招生。师范类。 |
2022 | 青海 | 省内民族教育发展专项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本科 | 30 | 省内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项计划,面向六州招生。师范类。 |
2022 | 青海 | 省内民族教育发展专项 | 理工 | 软件工程 | 本科 | 15 | 省内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项计划,面向六州招生。 |
2022 | 青海 | 省内生态专项 | 理工 | 应用化学 | 本科 | 15 | 省内生态专项计划,限三江源生态核心保护区(包括玉树州:玉树市、杂多县、称多县、治多县、囊谦县、曲麻莱县;果洛州:玛多县、玛沁县、甘德县、久治县、班玛县、达日县;海南州:同德县、兴海县;黄南州:泽库县、河南县;海西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考生报考,生源不足时将招生范围扩大到六州。 |
2022 | 青海 | 省内乡村振兴专项 | 理工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 | 20 | 省内乡村振兴专项计划,面向原贫困地区招生。 |
2022 | 青海 | 省内乡村振兴专项 | 理工 | 化学 | 本科 | 20 | 省内乡村振兴专项计划,面向原贫困地区招生。师范类。 |
2022 | 青海 | 优师专项 | 理工 | 地理科学 | 本科 | 11 | 优师专项计划。省内优师专项(省内公费师范生)计划,入校须签协议,生源范围:湟中区招收3名,大通县招收1名,乐都区招收1名,海西州招收1名,果洛州招收1名,玉树州招收4名。 |
2022 | 青海 | 优师专项 | 理工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 | 3 | 优师专项计划。省内优师专项(省内公费师范生)计划,入校须签协议,生源范围:乐都区招收1名,海西州招收1名,果洛州招收1名。 |
2022 | 青海 | 优师专项 | 理工 | 小学教育(全科) | 本科 | 40 | 优师专项计划。省内优师专项(省内公费师范生)计划,入校须签协议,生源范围:湟中区招收8名,大通县招收7名,乐都区招收1名,平安区招收3名,民和县招收8名,互助县招收1名,化隆县招收2名,循化县招收2名,海西州招收3名,玉树州招收5名。 |
2022 | 青海 | 优师专项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本科 | 19 | 优师专项计划。省内优师专项(省内公费师范生)计划,入校须签协议,生源范围:湟中区招收5名,大通县招收2名,乐都区招收2名,互助县招收1名,海西州招收3名,果洛州招收2名,玉树州招收4名。 |
2022 | 青海 | 优师专项 | 理工 | 生物科学 | 本科 | 13 | 优师专项计划。省内优师专项(省内公费师范生)计划,入校须签协议,生源范围:湟中区招收3名,大通县招收1名,乐都区招收1名,海西州招收1名,果洛州招收3名,玉树州招收4名。 |
2022 | 青海 | 优师专项 | 理工 | 物理学 | 本科 | 12 | 优师专项计划。省内优师专项(省内公费师范生)计划,入校须签协议,生源范围:湟中区招收3名,大通县招收2名,乐都区招收1名,化隆县招收2名,海西州招收2名,玉树州招收2名。 |
2022 | 青海 | 优师专项 | 理工 | 化学 | 本科 | 8 | 优师专项计划。省内优师专项(省内公费师范生)计划,入校须签协议,生源范围:湟中区招收2名,乐都区招收1名,化隆县招收2名,海西州招收1名,玉树州招收2名。 |
2022 | 青海 | 预科班 | 理工 | 本科预科班(民考汉) | 本科 | 50 | 预科培养学校:青海民族大学西昆校区 |
2022 | 青海 | 预科班 | 理工 | 本科预科班(民考民) | 本科 | 200 | 预科培养学校:青海民族大学西昆校区 |
2022年在青海文史类招生计划概况
年份 | 省份 | 科类 | 类别 | 计划人数 |
2022 | 青海 | 文史 | 普通类 | 557 |
2022 | 青海 | 文史 | 省内民族教育发展专项 | 95 |
2022 | 青海 | 文史 | 省内生态专项 | 15 |
2022 | 青海 | 文史 | 省内乡村振兴专项 | 40 |
2022 | 青海 | 文史 | 优师专项 | 63 |
2022 | 青海 | 文史 | 预科班 | 100 |
2022年在青海文史类分专业招生计划
年份 | 省份 | 类别 | 科类 | 专业名称 | 层次 | 计划人数 | 专业备注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学前教育 | 本科 | 11 | 师范类。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金融学 | 本科 | 14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旅游管理 | 本科 | 12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民考民) | 本科 | 65 | 师范类。加试藏语文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英语(民考民) | 本科 | 1 | 师范类。赴内蒙古师范大学交流、民考民、加试藏语文,“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英语 | 本科 | 2 | 师范类。赴北京师范大学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北京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地理科学 | 本科 | 10 | 师范类。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应用心理学 | 本科 | 1 | 赴北京师范大学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北京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历史学 | 本科 | 2 | 师范类。赴江苏师范大学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江苏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汉语言文学 | 本科 | 4 | 师范类。赴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流,“1+3”学习模式,即大一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思想政治教育 | 本科 | 2 | 师范类。赴西北师范大学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西北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历史学 | 本科 | 45 | 师范类。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学前教育 | 本科 | 2 | 师范类。赴内蒙古师范大学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经济学 | 本科 | 8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汉语言文学 | 本科 | 43 | 师范类。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英语 | 本科 | 55 | 师范类。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学前教育 | 本科 | 4 | 师范类。赴云南师范大学交流,“1+3”学习模式,即大一在云南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新闻学 | 本科 | 38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历史学 | 本科 | 4 | 师范类。赴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流,“1+3”学习模式,即大一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社会工作 | 本科 | 15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小学教育(全科) | 本科 | 10 | 师范类。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应用心理学 | 本科 | 15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思想政治教育 | 本科 | 3 | 师范类。赴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流,“1+3”学习模式,即大一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翻译 | 本科 | 26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汉语言文学 | 本科 | 4 | 师范类。赴云南师范大学交流,“1+3”学习模式,即大一在云南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汉语言文学 | 本科 | 1 | 师范类。赴江苏师范大学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江苏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历史学 | 本科 | 2 | 师范类。赴首都师范大学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首都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法学 | 本科 | 20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社会学 | 本科 | 2 | 赴华中师范大学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华中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英语(民考民) | 本科 | 30 | 师范类,加试藏语文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法学(民考民) | 本科 | 47 | 加试藏语文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思想政治教育 | 本科 | 2 | 师范类。赴华中师范大学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华中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思想政治教育 | 本科 | 22 | 师范类。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英语(民考民) | 本科 | 3 | 师范类。赴北师大珠海校区交流、民考民、加试藏语文,“1+3”学习模式,即大一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社会学 | 本科 | 18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人力资源管理 | 本科 | 14 | |
2022 | 青海 | 省内民族教育发展专项 | 文史 | 法学(民考民) | 本科 | 20 | 省内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项计划,面向六州招生。 |
2022 | 青海 | 省内民族教育发展专项 | 文史 | 历史学 | 本科 | 30 | 省内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项计划,面向六州招生。师范类。 |
2022 | 青海 | 省内民族教育发展专项 | 文史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民考民) | 本科 | 45 | 省内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项计划,面向六州招生。师范类,加试藏语文。 |
2022 | 青海 | 省内生态专项 | 文史 | 新闻学 | 本科 | 15 | 省内生态专项计划,限三江源生态核心保护区(包括玉树州:玉树市、杂多县、称多县、治多县、囊谦县、曲麻莱县;果洛州:玛多县、玛沁县、甘德县、久治县、班玛县、达日县;海南州:同德县、兴海县;黄南州:泽库县、河南县;海西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考生报考,生源不足时将招生范围扩大到六州。 |
2022 | 青海 | 省内乡村振兴专项 | 文史 | 思想政治教育 | 本科 | 20 | 省内乡村振兴专项计划,面向原贫困地区招生。师范类。 |
2022 | 青海 | 省内乡村振兴专项 | 文史 | 英语 | 本科 | 20 | 省内乡村振兴专项计划,面向原贫困地区招生。师范类。 |
2022 | 青海 | 优师专项 | 文史 | 小学教育(全科) | 本科 | 33 | 优师专项计划。省内优师专项(省内公费师范生)计划,入校须签协议,生源范围:湟中区招收7名,大通县招收6名,乐都区招收1名,平安区招收2名,民和县招收8名,化隆县招收1名,循化县招收3名,玉树州招收5名。 |
2022 | 青海 | 优师专项 | 文史 | 汉语言文学 | 本科 | 19 | 优师专项计划。省内优师专项(省内公费师范生)计划,入校须签协议,生源范围:湟中区招收5名,大通县招收3名,乐都区招收2名,互助县招收1名,海西州招收3名,果洛州招收3名,玉树州招收2名。 |
2022 | 青海 | 优师专项 | 文史 | 历史学 | 本科 | 11 | 优师专项计划。省内优师专项(省内公费师范生)计划,入校须签协议,生源范围:湟中区招收4名,大通县招收1名,乐都区招收1名,海西州招收2名,果洛州招收1名,玉树州招收2名。 |
2022 | 青海 | 预科班 | 文史 | 本科预科班(民考民) | 本科 | 50 | 预科培养学校:青海民族大学西昆校区 |
2022 | 青海 | 预科班 | 文史 | 本科预科班(民考汉) | 本科 | 50 | 预科培养学校:青海民族大学西昆校区 |
青海师范大学简介:
青海师范大学(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青海师大”,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级藏汉双语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全国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试点院校、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全国汉语言水平测试(HSK)主考单位、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青海省主节点院校、CALIS青海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入选单位、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单位,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的省属重点大学,由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对口支援。
学校始建于1956年,初名青海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升格为青海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青海师范大学。1997年后,青海教育学院、青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海省银行学校、青海省水利学校陆续并入,共同组建形成了新的青海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