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物化生535分能上的大学有: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医科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安徽大学、西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以下是一些可能适合此分数段的大学名单及录取分数线,供高考生参考!
2025上海物化生535分左右能报考的院校
院校名称 | 学科 | 批次 | 专业组 | 2024分数线 |
---|---|---|---|---|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 综合 | 本科批 | 01 | 536 |
兰州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3 | 539 |
浙江工业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1 | 534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综合 | 本科批 | 01 | 536 |
中央民族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3 | 535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1 | 539 |
西南财经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3 | 531 |
重庆医科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5 | 536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01 | 537 |
上海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4 | 540 |
西交利物浦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2 | 540 |
北京电影学院 | 综合 | 本科批 | 02 | 531 |
西南财经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4 | 534 |
广州医科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1 | 539 |
西南交通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2 | 537 |
南京理工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2 | 536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2 | 534 |
上海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Q5 | 538 |
北京林业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2 | 535 |
上海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3 | 537 |
西南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2 | 532 |
华北电力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3 | 532 |
中国美术学院 | 综合 | 本科批 | 02 | 530 |
郑州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1 | 535 |
西交利物浦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3 | 539 |
华东政法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4 | 537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3 | 531 |
深圳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2 | 535 |
温州医科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1 | 532 |
湖南师范大学 | 综合 | 本科批 | 01 | 531 |
上海物化生535分左右能上的大学介绍
上海大学
上海大学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初步形成了层次更为清晰、结构更趋合理、具有一定国际化程度、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并已在多数学科领域中形成了若干有特色、有影响、有潜力的学科团队。现有专任教师3299人,其中教授792人、副教授116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442人。现有全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双聘院士10人,中科院外籍院士1人,海外院士1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33人;国家级中青年领军人才83人,国家级青年人才41人,艺术类人才8人,省部级中青年领军人才226人,省部级青年人才82人。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254人,其中教师1858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博士生导师464人,教授539人,副教授984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6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29人。学校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9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学校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499人,其中教授268人,副教授389人,学术型博士生导师341人,工程博士生导师133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0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3人。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5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6个。2018年,2项成果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通过青年拔尖人才计划选拔、青年教师成长工程两条快速成长通道,支持优秀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