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河北物化生451分能上的大学有: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宁波财经学院、吉林外国语大学、云南经济管理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广州新华学院、西安欧亚学院、重庆移通学院、三亚学院、陕西服装工程学院等,以下是一些可能适合此分数段的大学名单及录取分数线,供高考生参考!
2025河北物化生451分左右能报考的院校
院校名称 | 学科 | 批次 | 专业组 | 2024分数线 |
---|---|---|---|---|
沧州交通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 | 451 |
上海建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 | 453 |
长春光华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 | 450 |
长春建筑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 | 448 |
天津市职业大学 | 物理 | 专科批 | -- | 453 |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 物理 | 专科批 | -- | 448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物理 | 专科批 | -- | 456 |
桂林信息科技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 | 448 |
黑龙江工商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 | 451 |
西安工商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 | 449 |
郑州西亚斯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 | 452 |
长春财经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 | 449 |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物理 | 专科批 | -- | 452 |
昆明文理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 | 453 |
厦门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 | 456 |
哈尔滨华德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 | 448 |
哈尔滨石油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 | 448 |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物理 | 专科批 | -- | 446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 | 450 |
长春电子科技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 | 450 |
河北科技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 | 448 |
广州工商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 | 452 |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 | 451 |
河北金融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 | 450 |
温州商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 | 450 |
银川能源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 | 448 |
长春科技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 | 450 |
广西外国语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 | 451 |
天津仁爱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 | 448 |
宁波财经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 | 456 |
河北物化生451分左右能上的大学介绍
学校现有教职工1347人,其中专任教师101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占比81.5%,副高及以上职称335人,占比33.1%。专任教师中“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9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辅导员各1人,上海市模范教师1人,上海市“育才奖”获得者18人,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3名,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2人,“晨光计划”项目获得者14名;学校有行政及教辅人员335人;学校还聘有一支441人的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校本部现有专任教师1351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76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6.32%;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119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8.45%,其中博士学位教师占52.11%。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资助2人,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1人,国家、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1人,国家、自治区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5人,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3人,自治区深入工农牧业生产第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18人,获国家“青年女科学家奖”1人,自治区“333人才工程”首席专家3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8人,入选自治区“草原英才”91人、草原英才团队36个,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10人。获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2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8人、自治区级教坛新秀18人。入选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3人、委员9人。获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在线教育“智慧教学之星”荣誉称号教师9人。
学院依托北京工业大学办学,由北京工业大学对学院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予以指导。学院聘请具有丰富教学与实践经验的教授担当学科带头人,积极引进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依靠北京工业大学的智力资源优势组建了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的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学院教学、实验和实训基地均以高标准建设,充分发挥地处北京制造业和物流基地的区位优势,强化校企合作,增加教学实践和实训环节,积极探索以毕业生优质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模式。学院努力为学生创造价值,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致力于通过严格的学生管理、科学的办学理念、具有特色的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决心奋斗、追求先进、争取全面”的优秀品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在未来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