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志愿的录取几率相对较大,但具体录取几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考生的分数、所报院校和专业的热门程度等。征集志愿是在第一志愿录取后进行的第二次填报志愿的机会,如果第一志愿没能录满,那么征集志愿的录取几率就会相对较高。
征集志愿录取几率大不大
征集志愿录取几率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
一、录取几率较大的情况
从招生计划角度
剩余计划多:如果某所高校在征集志愿阶段仍有较多的招生计划剩余,那么考生被录取的几率相对较大。例如,一些高校可能由于在常规录取中考生报考情况不理想,导致部分专业出现大量缺额,在这种情况下,参与征集志愿的考生竞争压力会相对较小。
招生院校和专业范围广:当参与征集志愿的院校和专业种类丰富时,考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匹配到合适院校和专业的可能性增加,从而提高录取几率。比如,涵盖了不同层次的高校,从普通本科院校到一些特色院校,以及多种专业领域。
从考生自身角度
分数有优势:考生的高考成绩高于征集志愿的投档线较多时,录取几率较大。
服从调剂:在征集志愿中选择服从专业调剂,会增加被录取的机会。因为高校在录取过程中,如果考生所报专业已满,但考生服从调剂,高校可以将其调剂到其他未录满的专业。
二、录取几率较小的情况
从招生计划角度
剩余计划少:部分热门高校或热门专业即使在征集志愿阶段,剩余计划也非常有限,可能只有几个甚至一个,而竞争这些名额的考生数量却很多,这时录取几率就会很小。例如一些知名高校的王牌专业,在常规录取中就竞争激烈,即使进入征集志愿环节,也会吸引大量高分考生竞争少量名额。
特殊要求限制:有些征集志愿的专业有特殊要求,如对体检结果、单科成绩、性别等有严格限制,这会使符合条件的考生范围缩小,录取难度相应增加。比如某些医学专业要求考生无色盲、色弱,且化学单科成绩达到一定分数;航海类专业可能只招收男生等。
从考生自身角度
分数不占优势:考生的分数在征集志愿考生群体中处于较低水平,或者低于征集志愿的投档线,录取几率会很小。
征集志愿应该如何报考
1、高考征集志愿没有参考标准。在第一次填报志愿的时候,考生可以根据往年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做出选择。而征集志愿的历年数据并不具有参考价值,每年参加征集志愿的院校和专业都不一样,考生没有明确的参考标准。
2、把握好录取分数变化。一般来说,高考征集志愿的投档分数要比首轮投档分低,录取分数也会有相应的下降,尤其是征集人数名额多的院校。在进行征集志愿的时候,部分院校会降分录取,以便更好地完成招生计划。
3、慎重选择服从专业调剂。需要高考征集志愿的专业都是相对比较冷门的专业,好专业在首轮录取中基本上已经招满人了,剩下的都是一些“差”专业。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需要慎重选择服从专业调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衡量,避免盲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