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兮这句出自屈原的名作《离骚》,意思是说:在追寻真理(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
路漫漫其修远兮原文创作背景
屈原生活在我国古代战国末期的战乱年代(约公元前340-前278)。他出身楚国贵族,得到楚怀王信任,任职左徒、三闾大夫,并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屈原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他性格直率,正义感强。他经常向楚怀王进谏,主张内举贤能,提倡“美政”,外联齐国共同抗秦。
屈原内主修明法度的治国主张,遭到了贵族阶级的打压排挤。楚怀王听信了妒贤误国的谗言,先后流放屈原到汉北和沅湘流域,远离朝政。
屈原为国忠诚,得不到重用,心中郁闷。他目睹着秦国的咄咄逼人的态势,心急如焚,内心不安。他有种预感,楚国即将被秦国战败而消亡。此刻,屈原仰天长叹,无可奈何,愤然拿起手中之笔,激动地写下了忧国忧民的诗篇,起名《离骚》,同时还写了《天问》、《九歌》等许许多多的诗篇。
屈原写的《离骚》是在讲自己离别时的躁动不安的心态。屈原早有预感,楚国即将面临灭国之灾。那种离心的悲伤油然而生,但是,他的力量是微弱的,渺小的,自己是无能为力的。他坐卧不安,心急如焚,躁动不安,因此,屈原选择了“离骚”两字,做了这首诗的题目。
路漫漫其修远兮赏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构成了辐射全诗的意象,是诗人两种情感的聚焦点。一是对自己遭到打击陷害、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二是表明自己董道不豫、上下求索的决心:“虽九死其犹未悔”。这两句诗,已经成为很多人用以自励的千古名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了真理不懈求索,生死以之。
“路漫漫其修远兮”结合上下文的意思是道路非常漫长,我们要不遗余力地上下追求探索。在追求知识这条道路上,注定是漫长而无止境的。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因为在知识面前,我们掌握的些许知识不值一提,因此我们才需要“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这就是“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比喻义:求知之路漫长而无止境,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谦虚学习,苦心钻研、探索、不放弃。
屈原用他的一记呐喊告诫我们:追求梦想的道路虽然遥远而困难重重,但是我们依然要保持初心,勇敢地向着梦想追寻。这就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另外一层比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