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好的作文是离不开好的,只要素材运用得当,作文就可能会得高分。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社会热点素材,供大家参考!
社会热点素材
1、对机器人开诗歌专栏不要轻视也不要恐惧
诗歌创作被称为人类想象力的高级表现之一,写诗被视为人类最后的一个精神文化堡垒。今年5月19日,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冰在北京举办了她“个人”第一部原创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新书发布会,引发诗人圈空前的热议和争论。8月19日,小冰开设专栏“小冰的诗”,独家发布她的新作《全世界就在那里》(外二首),第一次在报纸上开专栏,再次引发读者的强烈讨论。
人工智能的每一次突破,都引起社会轰动和震撼,并一次次打破了人类的认知局限,不得不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人工智能。机器人先是在机械式体力劳动方面,逐步取代了人类,“机器换人”成为工业4.0的一致认同,亦引发各界对失业的争议。
机器人在智力方面的进步,更加令人感到不安,如今机器人不仅在国际象棋、围棋等顶尖智力游戏里,战胜人类高手,并挺进艺术创作领域,会唱歌、写财经评论、写诗、开专栏,展现人工智能的艺术创造力。
机器人觉醒是科幻作品里永恒的话题,人类作为机器人生命的主宰者,往往站在上帝视角看待机器人,但人工智能在智慧方面的突破,并非遥不可及,当奇点降临时,一切皆有可能。
2、雾霾
雾霾是过去一年中国社会最沉重的环境公害。pm2.5是形成雾霾的“罪魁祸首”,其来源有汽车尾气、道路扬尘和建筑扬尘、工厂超标排放、燃煤取暖烟尘、秸秆燃烧烟尘等。雾霾导致肺癌患病率在个别城市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所有社会公民的身体健康。
雾霾天气的出现,让我们在国家和个体两个层面同时面对一些我们没有认真思考过的老问题。在国家层面上,它催生了环境犯罪司法解释的诞生,对环境犯罪零容忍成了我们社会的共识;在个人层面上,它让我们明白,以追逐个人利益而损害环境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也是法理不容的,破坏环境的结果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愚蠢行为,因为当环境恶化后,破坏者也要做受害者,它让人们更加明确了个人和社会、和自然的休戚与共的关系,从而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高考作文素材精选
1、据报道,11月15日,安徽“滁新高速”颍上段发生一起连环撞交通事故。颍上县广播电视台工作人员凌某在受损车辆前,微笑摆拍引发网友热议。16日,凌某已被解聘。
玩自拍被解聘,处罚是否过重?了解详情便知,凌某纯属咎由自取。在一场“已致18人死亡,21人受伤”的交通事故中,凌某以车辆残骸为背景,边比V字手边展示工作证,一脸笑容的自拍显得无比刺眼。
交通事故伤痛惨烈,这场新闻“事故”更是不该发生,凌某的不当行为喧宾夺主,令人遗憾,其行为恶劣在何处?
其一,缺乏最基本的为人之道。古人云“人皆有恻隐之心”,这场致18人遇难的事故,让闻者揪心,更让大家哀恸,凌某即便不表达伤悲之情,也不该抱以微笑,尽管自拍耗时很短,但恶果业已无法挽回。
其二,缺乏对生命的起码敬畏。18人遇难,数十人受伤,这起事故牵动人心,无数人为之唏嘘不已,凌某的微笑背后,是麻木,乃至冷漠,是将数十人的生命视作值得夸耀的资本,哪有半点尊敬生命?
其三,缺乏基本的新闻伦理。凌某不是普通的路人,而是带着任务去现场报道的新闻工作者,无论手持的证件还是外衣上的LOGO,都表明凌某是不折不扣的新闻工作者,在现场玩自拍尽管是个人行为,在外人看来,却是工作行为,这难免让人把它与单位联系起来,与新闻工作者的操守联系起来。
也许凌某确是无心之失,但其行为有消费灾难之嫌。背弃了本职工作,把工作当成观光,甚至卖萌,违背了基本的职业道德,背弃了基本的行业规范。面对苦难,记者即便不能解救万人于水火,至少应该尽到做人的本分,尊重死者,悼念苦难。
如何定义新闻伦理,见仁见智,但业界共识是,新闻工作者应该坚决遵循生命至上、新闻真实、最小伤害等原则。凌某的行为就有悖于相关原则,伤害了世道人心,挑战了新闻伦理,引发舆论质疑,被解聘实属难免。
第十八个记者节刚刚过去,这是新闻工作者的节日,也是新闻工作者警醒自己不忘初心的日子。领导人曾对新闻工作者提出很多希望,其中一点是,“坚持正确工作取向,以人民为中心,心系人民、讴歌人民,发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对照看,凌某“发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了吗?
当然,不必过于批评凌某。一方面凌某已付出代价,另一方面她之所以出事,与年轻有关,与自我要求不严格有关,也与单位管理不到位有关。正如凌某所在的单位——颍上县广播电视台负责人所称,“此事暴露出我们在日常管理中存在不足,在此深刻检讨,并向公众表达歉意。”加强对工作人员培训,规范职业行为,刻不容缓。
愿遇难者安息,愿受伤者早日康复,相关部门应尽快做好善后工作。在交通事故背后,这起次生的新闻事故带给我们的反思也不能停止,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应该引以为戒。
2、“吐槽医院饭菜难吃被拘”经不起法律推敲
日前,河北邯郸涉县媒体报道,城关派出所接到一起报警,称:有人以“涉县新医院餐厅质差、价贵、量少,还是人民的医院吗?”为题,在百度涉县贴吧、微信群等传播,对医院工作造成恶劣影响。接警后,该所立即组织民警展开调查,于8月16日查明,信息发布者叫张某,6月初在医院就诊期间,因觉得饭菜一般,于是就在网上发布了这篇帖子。通过多方调查取证,警方查实张某涉嫌虛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目前已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新闻发布后,引发网友关注。8月19日晚,邯郸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发布消息表示,对于此事,邯郸市公安局高度关注,市局法制部门已责令涉县公安局严格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对本案的“事实、证据和法律适用”进行重新审核。如果存在执法问题,必须立即予以纠正。
吐槽食堂难吃,后果如此严重,令人意外,也引人深思。从报道看,警方已查实“张某涉嫌虛构事实”。不过,网友吐槽6月份饭菜质量有问题,警方两个月后接到报警予以查实,这“事实”是如何调查取证的?是医院饭堂提供证据还是网友直接口供承认?警方又如何认定涉事医院饭堂饭菜质量?如何判断饭菜的价格合适与否?网友发帖后又如何对医院工作造成恶劣影响?如果这些疑问无法确切回答,警方的调查取证就可能有瑕疵,经不起推敲。
退一步说,警方调查取证程序合法,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准确吗?警方是以“扰乱公共秩序”为由,对张某予以拘留。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散布谣言,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从媒体报道看,张某的吐槽最多是夸大其词,或描述事实不准确,根本算不上“散布谣言”,没有扰乱公共秩序,更没有致使该医院工作不能正常进行。对照上述条款,警方适用法律明显失当。
重视对舆情的监测,及时应对网络发帖,是各级政府的应有职责。在进入移动互联的今天,区分网络发帖是吐槽还是谣言,是处置网络舆情的前提,需要做扎实的取证工作。与此同时,政府机构应对网络舆情,应有足够的自信和定力,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判断,不必“草木皆兵”,自乱阵脚,不管三七二十一,杀鸡祭出宰牛刀。这样做,表面看似乎应对迅速,处置有序,细考究,其实是反应过度,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应对失措”,既有损政府公信力,又与依法治国理念背道而驰,值得有关部门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