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抗美援朝战争,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词就是惨烈。当时,美国的军事实力非常强大,拥有许多先进的武器,而中国志愿军的武器还是缴获日本和国民党军队的,比起美国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所以,面对强大的美帝国主义,志愿军只能抱着舍生取义的精神去决一死战。
上甘岭战役很惨烈吗
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上甘岭战役和长津湖战役给中国人以及全世界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上甘岭战役,战斗惨烈程度空前高,火力密度已经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高水平,作战双方伤亡都很惨重。
1952年10月,志愿军和朝鲜军队掌握了朝鲜半岛上的主动权。而驻韩国的“联合国军”司令詹姆斯·奥尔沃德·范弗里特为了扭转局势,写信给远东军美军司令马克·韦恩·克拉克说要想扭转局势,必须采取小规模的进攻,让对方陷入被动防守,后者同意了。“联合国军”制定了“摊牌行动”,企图改变朝鲜半岛的局势。
“联合国军”选择的作战地方为597.9和537.7高地,具有非常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597.9高地由西北和东北两条山梁组成,成“V”形,共有12个阵地。而573.7高地则由两个南北相对的驼峰山岭组成,北面被志愿军占领,南面被美军掌控。
10月14日,美军对志愿军15军的阵地进行了猛烈轰炸,尤其是597.9和537.7高地,每一秒有6枚炮弹落下来。志愿军战士们像坐在大海中的小船上一样,不停晃动,有一个年仅17岁的小战士被活活震死,可见当时的炮弹有多密集。15军军长秦基伟原本是想快速解决战斗,但看“联合国军”的架势战斗一时半会儿结束不了,于是迅速调整了作战计划,为前线战士准备了3个月的补给品,每一个连增加8000枚手榴弹。
期间,阵地多次失守,又多次收复。到第4天时,阵地上血流成河,到处都是尸体。整个上甘岭战役到11月25日才结束,4.3万名志愿军战士先后加入战斗,而“联合国军”参战的人数为6万余人。虽然双方在参战人数、武器上有差距,但志愿军战士凭借顽强的毅力,打赢了这场艰苦卓绝的战役,也打出了国威、军威,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军队的实力。40多天的时间里,双方在3.7平方公里的高地上进行了一场十分惨烈的厮杀。美军发射了190万发炮弹,志愿军战士的阵地被削低了整整2米,我军击退了“联合国军”900多次。
上甘岭战役令“联合国军”损失惨重,志愿军彻底消除了中朝两国关于在美军绝对优势下能否坚守阵地的顾虑,让战线更加稳定。我军也付出了惨重代价,我军伤亡率为20%以上,有的连队只剩下了几名战士,这场战役的胜利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而“联合国军”的伤亡率超过了40%。自负的美军吃了大亏,他们从没有把志愿军放在眼里,自以为自己是全世界最厉害的,没想到被英勇的志愿军战士们狠狠打了脸。他们很挫败,从而失去了能取得胜利的信心,也打消了发动大规模战役的念头,迫使“联合国军”停止进攻。
上甘岭战役的影响
一、志愿军总结
我军坚持坑道斗争必须在坑道里人员、物资条件允许,与上级通讯联系畅通的情况下,坚持一定时间,并要抓紧时机向坑道及时补充人员和物资,还必须要有纵深部队的战术、火力、物质、精神的有力支援。
同时,坑道部队也要积极组织班、小组为单位的小规模偷袭、强袭、骚扰等战斗活动,对占领表面阵地之敌进行反击或牵制。纵深部队则要组织狙击手或火炮压制敌对坑道口的破坏,切实保护坑道。
恢复阵地的基本方法是组织强有力的反击,其具体方式可以是坑道内外部队相互配合,里应外合;也可以将部队事先运动进坑道,再依托坑道发动反击。并且要有反复争夺的充分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
这场战役也反映了后勤在现代化战争中重要作用,志愿军在战役中物资消耗之大,尤其是炮弹的消耗量,是史无前例的。志愿军后勤机关在秋季反击作战的物资储备基础上,实行重点保障,对上甘岭的所有需要竭尽所能予以满足,还动用了后勤部门留做机动力量的汽车连加强运输保障。
二、美军总结6个星期的艰苦奋战过去了,联合国军司令部所属部队控制了狙击岭的一部分,但失去了整个“三角山”。在“三角山”战斗中,他们由最初的2个营的兵力发展到2个师以上的兵力,死伤人数由200人增加到9000人。
尽管中国人大概在这场战斗中耗费了10000名士兵,但是他们丝毫不感到缺乏兵力,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一次又一次地表现了为夺取有战术意义的高地,他们是愿意付出重大牺牲的。“三角山”之战,中国军队以他们不屈不挠的斗争扭转了白马山之战的败局,并且迫使联合国军停止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