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复读走进北大清华是一本书,本文节选了其中三篇,这些文章写了复读生的心声和状况,是了解高考复读状态的一个窗口,对复读生及家长无疑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指导作用,希望大家能喜欢从复读走进北大清华。
2015清华大学各省市录取情况统计
从复读走进北大清华:只做真我
面对高考,不知你是否能从容面对。当老师、同学、家长、朋友甚至整个社会将目光投向你我时,你是否会因这突如其来的压力而感到不适。就像匆匆的生活,高考的日子只不过是我们人生中短暂的一瞬。再回首时,你会感叹,会欣慰,会遗憾,还是只留下些痛苦的回忆。回忆可能是美好的,我们将它珍藏;回忆也会是痛苦的,我们同样要静心接受。
当人生的路因你高考的“失败”而被迫分为两条时,你是选择接受现实还是选择挑战自我。其实,选择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在做出选择后后悔,不要留下遗憾,要让心灵深处发出最朴实的声音。
不论你的成绩如何,不论你的志向怎样,只要你有勇气,有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挑战,无论是否选择高考复读,你的人生都不会是暗淡无光的。但当你选择了复读,你就要更加注意前方的路,因为它并不平坦,它可能比你想象中的更加曲折和崎岖。
人生追求的是什么,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人生变成机械的重复,快乐便会荡然无存,生命的色彩也就无从谈起。复读生所面临的不仅仅是外在的压力,还有内在的情绪心态等因素所带来的阻碍。这就要求我们去寻找不同,哪怕一个细微的差别,也要将其收入囊中。不同之处是变化的表征,你会发现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是不同的,每一天的学习都是不同的,学习中每类问题的解决都是不同的,你身边的每个人每天也都是不同的。不要为所谓的枯燥和厌倦所困扰,那只是你一厢情愿地沉浸在其中,跳出烦躁的心理,看看生活的丰富多彩,那些消极的情绪也就会无影无踪。你发现的美丽才是最美的,无论它来自何方,平凡还是卓绝。
复读的一年与高中的生活是很不同的。要学会适应它,学会积极地融入它。面对考试,也许你比我更有经验,但是即使拥有廉颇那样身经百战的积累也要学会淡化它的影响。情绪是一柄双刃剑,拿捏不好反而自受其害。情绪的波动是很正常的,也是有利的,只是急剧变化的情绪不利于我们的学习。迎接高考的日子里,大考小考不断。人不是计算机,每一次都毫无疏漏;即使是计算机,也有死机罢工的时候。成绩在这接连不断的考试中,必定会上下浮动。当这浮动超过你心里的承受底线时,危险的时刻也就来临了。当不了常胜将军,做不成如意心事,便去让自己的心在煎熬中折磨得体无完肤,何苦呢?看淡一些,看清考试背后的故事,才是最为重要的。
学习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在今后的5年,甚至10年之中,都会是主要的事情。学习是在优秀的老师的指导下,在自己的勤奋求知的努力中,强化和积累起来的。学习是一种积累的过程,除了知识的积累、方法的积累、技能的积累,更有思维的积累、素质的积累。从不同的角度看,学习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过程是在课堂上。课堂教学是一种启发思维的过程,是个人成绩乃至素质修养能够得以提升的关键。舍本逐末,追求课下自学成才而放弃课堂学习的方法是不正确的。当然,对于万中无一的“天才”和“神童”,这种方式也未尝不可。
课余生活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学习,还有很多值得并且应该去做的事情。无论是娱乐休闲,还是文体活动,对于复读生都是必不可少的。它是缓解学习疲劳和枯燥的有利的武器。运用得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同样存在一个“度”的把握的问题。凡事过犹不及。生活就是这样,你放纵一下,它就会让你记住放纵的后果。承载学与玩的天平,经不起频繁的变动,生活就是在规律化的过程中逐渐地变动。
住宿与走读“永远”是“对立的”。每每听到住宿生羡慕走读生可以天天回家、丰富而多彩的课余生活,也常听到走读生面对住宿生的分秒必争的学习劲头的惊异和赞叹。不无例外,两支队伍会在某个时候探讨起对于对方的“羡慕之情”。其实,明眼人都知道,这只是无谓的争吵,不过是用作茶余饭后的调侃。住宿与走读,各有优势。不过对于谁的优势更大,无味的争论也许只能当作消遣了。你的自律能力也是决定你将来成败的一个因素,因此无论走读还是住宿,只要做到了自己力所能及的所有的事情就够了。
当你再次走进高考的考场时,你的心境一定是不同的。担心和忧虑会无限地增加,但有时冷静和沉着也更会围绕着你。你的志愿,你这一年的努力,是使这份心境改变的缘由。欲往高处走,高处不胜寒;欲随波逐流,低地多纷扰。只有相对平衡的,才是恰当合适的。高低抉择,多有惆怅,但做好这一步,前方的路便会更平坦、更宽阔。
烦躁的时候想一想蔚蓝的天空,明媚的阳光普照大地的情境;失落的时候想一想你人生中快乐和幸福的点点滴滴;激动的时候想一想宇宙的深邃和夜晚的静寂……选择是痛苦的吗?选择是艰难的吗?……选择是无悔的!受到挫败的心灵能否经得住再一次的波澜,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振奋精神,等待明天的朝阳,等待明天的晨风,满怀希望和信心,做今天的自己,做真实的自己。相信自己,相信未来,相信一切都会有所回报。不要过分地受制于他人的言论与品评,不要过分地依赖他人的支持和爱护,要懂得用自己的力量打造自己的天地,用自己的思想镌刻自己的故事,证明自己的独特与不凡,证明自己的坚定和无悔,只做真我,只过无悔生活。
从复读走进北大清华:心态“三重门”
复读这一年,要成为一个牛人的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是要有良好的心态。而复读这一年保持良好的心态则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冲破“三重门”的考验。
稳定心态,适应环境
来到复读班,我们需要面对陌生的同学,陌生的老师,陌生的校园(对大多数人而言)……在经历了郁闷的一个假期之后,我们所要面对的第一个考验是我们能否摆脱这种不适应,顺利地过渡到复读的学习生活中去。
还记得我在复读的第三个星期和一个复读班同学聊天,当我感叹我们复读班的第一个星期似乎过得特别慢的时候,令我意外的是她也有同感。事实上,适应一个新环境需要一个过程,适应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并不长(我也就觉得复读的第一个星期特别漫长,而后来一个星期就过得特别的快),而处在那个过程中的我们总会觉得时间漫长,会想放弃(我们复读班就有这样的例子,只上了不到一个星期的课就不上了)。万事开头难,当一切都成了习惯,我们很自然地就适应了这个环境,sotakeiteasy,稳定住自己的心态,不要被开始时的不适应所困扰,而使我们不能很快地适应环境。找到第一重门的钥匙,我们需要一点勇气。
调整心态,勇冲瓶颈
适应环境所需要的时间是短暂的,而冲击自己的瓶颈则需要漫长的时间和不懈的努力。而冲破瓶颈的关键就在于怎样调整好心态,使自己能够在良好的状态下学习。
也许你会说:“我假期就想好要复读了,我到时候肯定是会%?#%……我并不认为这是个问题。”但事情往往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对于有些人而言是简单的……),在我们没有经历过的时候,我们永远不知道困难之所在。
我在高中的时候就是学习很一般的学生(看我这篇文章是能够看出来的……),我第一次高考时决定搏一下,所以在考前我就想好了要复读(也没多少人会比我想得早吧……),考完以后更是“分还未出心已死”,我早早地就想好了要怎样怎样复读,但是到了真正复读时才知道坚持的不易,我也就拼死扛了一个月以后就分了心,没有分配足够的精力给学习,一直到再高考……一个人能够真正的安下心来,踏实地查漏补缺,去看那些看了就烦的东西是不容易的,这真的需要我们有很大的耐性。在我们烦闷的时候,周围许多相对新鲜的事物就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使我们静不下心来,没法在学习的时候全神地投入。我们怎样才能坚持以劳为主、劳逸结合的学习生活呢?
我只知道听复读班老师的话(因为听老师话的同学绝大部分都会学得很好),多去找老师交流,多和同学探讨,尽量多学自己不擅长的东西,总之要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得积极一些。我想也只有这样才能相对愉快地度过复读的一年。
至于冲破我们自己的学习瓶颈,就是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冲破瓶颈,自己就会稳定在一个很高的分数上。绝大部分人也许都不会冲破瓶颈(会有起伏),但是如果一直努力,比起上一年,仍然会有很大的提高。第二重门我们不一定能完全打开,但是只要你尽了力,第三重门仍然会向你打开。
放松心态,低压应考
复读的同学往往高考的时候会不太自信,比起应届生会更加怀疑自己的判断,慎重有余而果敢不足(至少我是这样),这是不可避免的。复读人的“运气”似乎都比较差,这是因为好运往往眷顾强者,眷顾有勇气的人。所以在考试前要放松心态,相信自己,不管自己是否冲过了自己的瓶颈,要相信自己比去年强,比去年稳定,相信自己的判断。我想这样在考试的时候就会充满自信,考出自己应有的水平,冲破复读一年的最后一重门。
从复读走进北大清华:复读三叹
缘起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曰:顺其自然。
实像般若
看第一缕阳光在逸夫楼边投下剪影,会让人想到过去,想到离别,想到新生,想到上坡和下坡是同一条路,黎明和黄昏的阳光同样温暖。
有时需要早起,看一看黎明怎样到来,看一看太阳。
有时需要脱轨,才知道天高,海阔,世界很大。
时间就像一条长长的走廊,走过一扇门,那扇门就在身后关上了,再也不会打开。
何处是岸,不必回头,岸就在脚下。
当我坐在逸夫楼二层初二时的教室里,恍如回到昨日。物是人非,在当年我们谈论着欧洲杯的窗口,已没有了昔日的欢声笑语。
复读班的生活,与一年前并无什么不同,一样的练习册,一样的统练,一样有情窦初开的男孩女孩漫步在校园。
侯月有时候去找安宇辰,维持他们青涩的梦。
见到几个小学时的同学如赵霁,让人感叹光阴荏苒,转眼十几年。
两个巴勒斯坦人遇到一起,马上会有一种同为天涯沦落人之感。
两个复读的人遇到一起,也有一种说不出的慰藉。毕竟,每一个敢报清华的人,都有一段曾经也许辉煌的历史。
就如四十年后我们再聚会,当我们终于面对死亡,同生共死之愿,也慰藉每一个老人的心灵。
只有年轻时常想自己终将老去,老后才会记起自己曾经年轻……
境界般若
老房子里的人们想去新房子,
去了新房子便不愿再回老房子,
我愿留下,
这里虽然破旧,
毕竟是我们的家。
复读班中,有很多重英语而轻语文的人,常把出国挂在嘴边。
而英语中,恰无境界二字。
西方人重金钱,认为个人欲望促进社会发展。
东方人重境界,夫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对于功利之人,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
唯有正确认识到死亡的必然,才能超脱功利,摆脱肉身,参透生死,究竟涅槃。
眷属般若
对于没有死过的人,人为什么活着也许根本没有一个答案。
上帝造人,不是让人思考为什么活着,而是让人为其生儿育女,繁衍生息。
也许昆德拉说得对,人生在世,亲情友情爱情,是我们生活的目标和动力。
这样说来,早恋原也没什么不对。
每天,看着一对对的年轻人出没在学校,生生不息,一代人成长,老去的同时,又有另一代人在成长。
……
雁过长空
过去的已经过去,想也没有用。未来的还没有来,况且未来也不过是变成老头子,老太太,更不要想。
佛说,三心不可得,只修现在。
人生苦短,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只愿在一起的日子多一天是一天。
人生到处如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雪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哪复计东西,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