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内蒙古考生要考上长春理工大学需要多少分?
2024年打算报考长春理工大学的内蒙古考生,一定要了解清楚该所大学近三年在内蒙古的录取最低位次、分数线、招生人数分别是多少,才能准确预测今年高考考多少分能上长春理工大学。
2024年长春理工大学在内蒙古录取最低分数线预测:
长春理工大学2023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已经公布:内蒙古理科(本一A)438分,位次27899,招生人数63人;内蒙古理科(本一B)490分,位次15676,招生人数2人;内蒙古文科(本一A)483分,位次5295,招生人数8人;内蒙古文科(本一B)483分,位次5295,招生人数2人。
也就是说若是参考去年的录取数据,2024年内蒙古考生要想被长春理工大学录取,理科(本一A)要在438分左右;理科(本一B)要在490分左右;文科(本一A)要在483分左右;文科(本一B)要在483分左右,才能考上!
不过,这样简单的预测是不准确的,因为每年的高考难度、招生计划、高考人数、专业热门程度以及报考该校的人数等因素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建议比对近三年的录取数据,科学填报!
以下为该校最近三年在你省的录取数据,供参考。
附:长春理工大学历年在内蒙古的录取分数线(2021-2023)
年份 | 科目 | 批次 | 招生人数 | 最低分/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理科 | 本一A | 65 | 438/27899 | 434 |
2023 | 理科 | 本一A | 454/23766 | 434 | |
2023 | 理科 | 本一A | 491/15495 | 434 | |
2023 | 理科 | 本一B | 490/15676 | 434 | |
2023 | 文科 | 本一A | 10 | 483/5295 | 468 |
2023 | 文科 | 本一B | 483/5295 | 468 | |
2022 | 理科 | 本一A | 63 | 461/21659 | 427 |
2022 | 理科 | 本一A | 461/21659 | 427 | |
2022 | 理科 | 本一A | 476/18310 | 427 | |
2022 | 理科 | 本一B | 454/23322 | 427 | |
2022 | 文科 | 本一A | 12 | 486/4879 | 459 |
2022 | 文科 | 本一B | 487/4781 | 459 | |
2021 | 理科 | 本一A | 63 | 457/21905 | 418 |
2021 | 理科 | 本一A | 465/20194 | 418 | |
2021 | 理科 | 本一B | 454/22307 | 418 | |
2021 | 文科 | 本一A | 12 | 509/5519 | 488 |
2021 | 文科 | 本一B | 498/6482 | 488 |
注:以上数据不含提前批、专项计划等特殊批招生,仅做普通类报考参考,2024年长春理工大学在内蒙古的最终招生专业及计划,以内蒙古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的为准。
扩展资料
在报考志愿时,建议广大考生应该有合理的梯次分布,应该按照“冲、稳、保”的策略梯次报考。可以注意一下学校近几年的录取分及位次变化,同时要注意学校专业录取是否有级差,学校是否按大类招生,从而合理填报专业志愿。最好服从专业调剂,增加录取概率。
长春理工大学简介:
长春理工大学原名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办,是新中国第一所培养光学专门人才的高等院校。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具有鲜明光电特色和国防特色的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是吉林省、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长春市共建院校,享有“中国光学英才摇篮”的美誉。
追光而行,在强化特色中推进内涵发展。学校形成了以光电技术为特色,光、机、电、算、材相结合为优势,工、理、文、经、管、法、艺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构建了光机电一体化、系统完备的大光电学科体系,光、机、电、算、材主干学科均已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16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含自主设置二级学科),2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含自主设置二级学科),1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8个本科专业;具有硕士研究生单独招生考试权和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推荐权。学校现有各类学生总数3863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734人、硕士研究生5800人、本科生17492人、留学生137人。学校现有教职工2191人,其中自主培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7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46人;拥有国家级高端引智平台2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14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2个、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2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