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天津考生要考上长春工业大学需要多少分?
2024年打算报考长春工业大学的天津考生,一定要了解清楚该所大学近三年在天津的录取最低位次、分数线、招生人数分别是多少,才能准确预测今年高考考多少分能上长春工业大学。
2024年长春工业大学在天津录取最低分数线预测:
长春工业大学2023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已经公布:天津综合类(本科A)514分,位次33704,招生人数40人。
也就是说若是参考去年的录取数据,2024年天津考生要想被长春工业大学录取,综合类(本科A)要在514分左右,才能考上!
不过,这样简单的预测是不准确的,因为每年的高考难度、招生计划、高考人数、专业热门程度以及报考该校的人数等因素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建议比对近三年的录取数据,科学填报!
以下为该校最近三年在你省的录取数据,供参考。
附:长春工业大学历年在天津的录取分数线(2021-2023)
年份 | 科目 | 批次 | 招生人数 | 最低分/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综合类(物或化或生) | 本科A | 40 | 514/33704 | 472 |
2023 | 综合类(物) | 本科A | 521/31862 | 472 | |
2023 | 综合类(物或化或生) | 本科A | 522/31610 | 472 | |
2023 | 综合类(物或化) | 本科A | 523/31375 | 472 | |
2023 | 综合类(化) | 本科A | 523/31375 | 472 | |
2023 | 综合类(不限) | 本科A | 534/28548 | 472 | |
2023 | 综合类(物) | 本科A | 536/28048 | 472 | |
2022 | 综合类(物或化或生) | 本科A | 40 | 507/33510 | 463 |
2022 | 综合类(物) | 本科A | 509/33086 | 463 | |
2022 | 综合类(化) | 本科A | 527/29427 | 463 | |
2022 | 综合类(物) | 本科A | 531/28622 | 463 | |
2022 | 综合类(物或化) | 本科A | 531/28622 | 463 | |
2022 | 综合类(物或化或生) | 本科A | 532/28414 | 463 | |
2022 | 综合类(不限) | 本科A | 538/27153 | 463 | |
2021 | 综合类(物) | 本科A | 40 | 498/33915 | 463 |
2021 | 综合类(物或化或生) | 本科A | 502/33060 | 463 | |
2021 | 综合类(物) | 本科A | 522/28763 | 463 | |
2021 | 综合类(化) | 本科A | 522/28763 | 463 | |
2021 | 综合类(物或化) | 本科A | 522/28763 | 463 | |
2021 | 综合类(物或化或生) | 本科A | 524/28331 | 463 | |
2021 | 综合类(不限) | 本科A | 531/26762 | 463 |
注:以上数据不含提前批、专项计划等特殊批招生,仅做普通类报考参考,2024年长春工业大学在天津的最终招生专业及计划,以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的为准。
扩展资料
在报考志愿时,建议广大考生应该有合理的梯次分布,应该按照“冲、稳、保”的策略梯次报考。可以注意一下学校近几年的录取分及位次变化,同时要注意学校专业录取是否有级差,学校是否按大类招生,从而合理填报专业志愿。最好服从专业调剂,增加录取概率。
长春工业大学简介:
长春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经、法、艺术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始建于1952年,建校初期是国家为筹建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而创办的长春汽车工业学校,先后经历了长春工业专科学校、吉林理工学院、吉林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70年6月吉林工学院与吉林工业大学合并,1978年10月复校。2000年9月,长春煤炭工业学校、长春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吉林省工业设计学校并入。2002年3月,更名为长春工业大学。1992年被吉林省政府确定为首批三所之一的省属重点高校,2004年再次被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2016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2020年3月,入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项目高校。
学校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现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平台51个,省市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9个,学校技术转移中心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19年我校自然指数进入全国高校200强。近五年,学校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900余项,获得科技经费3.6亿余元。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项,国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及国家艺术基金16项。科研成果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二等奖20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吉林省专利金奖2项,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学校始终坚持科技研发工作与国家重大需求、吉林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围绕制约传统产业发展和新兴产业培育的关键科学和科技问题,通过不断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和机制,在碳纤维、搅拌摩擦焊、ABS树脂、微纳与超精密加工、汽车安全气囊生产线、冶金节能、金属材料强韧化、功能高分子材料、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以及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并在省内相应企业实现了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支撑和引领我省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