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川考生要考上四川轻化工大学需要多少分?
2024年打算报考四川轻化工大学的四川考生,一定要了解清楚该所大学近三年在四川的录取最低位次、分数线、招生人数分别是多少,才能准确预测今年高考考多少分能上四川轻化工大学。
2024年四川轻化工大学在四川录取最低分数线预测:
四川轻化工大学2023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已经公布:四川理科(本一)529分,位次75055,招生人数1358人;四川理科(本二)480分,位次130991,招生人数3229人;四川文科(本一)536分,位次16325,招生人数65人;四川文科(本二)523分,位次23104,招生人数857人。
也就是说若是参考去年的录取数据,2024年四川考生要想被四川轻化工大学录取,理科(本一)要在529分左右;理科(本二)要在480分左右;文科(本一)要在536分左右;文科(本二)要在523分左右,才能考上!
不过,这样简单的预测是不准确的,因为每年的高考难度、招生计划、高考人数、专业热门程度以及报考该校的人数等因素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建议比对近三年的录取数据,科学填报!
以下为该校最近三年在你省的录取数据,供参考。
附:四川轻化工大学历年在四川的录取分数线(2021-2023)
年份 | 科目 | 批次 | 招生人数 | 最低分/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理科 | 本一 | 4587 | 529/75055 | 520 |
2023 | 理科 | 本二 | 480/130991 | 433 | |
2023 | 理科 | 本二 | 511/93940 | 433 | |
2023 | 文科 | 本一 | 922 | 536/16325 | 527 |
2023 | 文科 | 本二 | 523/23104 | 458 | |
2022 | 理科 | 本一 | 5709 | 519/78915 | 515 |
2022 | 理科 | 本二 | 470/134044 | 426 | |
2022 | 理科 | 本二 | 500/98998 | 426 | |
2022 | 理科 | 专科 | 422/190247 | 150 | |
2022 | 文科 | 本一 | 1320 | 542/16982 | 538 |
2022 | 文科 | 本二 | 527/25257 | 466 | |
2022 | 文科 | 专科 | 465/75415 | 150 |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468 | 524/79897 | 521 |
2021 | 理科 | 本二 | 472/134800 | 430 | |
2021 | 理科 | 本二 | 504/100462 | 430 | |
2021 | 理科 | 专科 | 431/175433 | 150 | |
2021 | 文科 | 本一 | 1496 | 544/16811 | 541 |
2021 | 文科 | 本二 | 514/34944 | 474 | |
2021 | 文科 | 本二 | 527/26014 | 474 | |
2021 | 文科 | 专科 | 473/68397 | 150 |
注:以上数据不含提前批、专项计划等特殊批招生,仅做普通类报考参考,2024年四川轻化工大学在四川的最终招生专业及计划,以四川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的为准。
扩展资料
在报考志愿时,建议广大考生应该有合理的梯次分布,应该按照“冲、稳、保”的策略梯次报考。可以注意一下学校近几年的录取分及位次变化,同时要注意学校专业录取是否有级差,学校是否按大类招生,从而合理填报专业志愿。最好服从专业调剂,增加录取概率。
四川轻化工大学简介:
四川轻化工大学是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是一所工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法学、经济学等九大学科协调发展的具有近六十年本科教育、近二十年研究生教育历程的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学校坐落于两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贡市和宜宾市,拥有李白河、汇东、宜宾、黄岭四个校区。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教育传统优秀,连续两次获得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首批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川省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四川省首批创新改革试点高校、四川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科研单位、中国酒业协会授牌与五粮液集团共建的“中国白酒学院”。
学校从严施教,推行本科教学质量“11258”量化指标考核,整体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系统推进中国白酒学院、彩灯学院、盐帮美食学院等特色产业学院建设,打造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适应性强、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