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动)(气体)往上升:热气~。
详细释义
- 蒸腾 [zhēng téng]
气体上升。
唐 元稹 《秋堂夕》诗:“云雷暗交构,川泽方蒸腾。”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马介甫》:“坐伺良久, 万石 频起催呼,额颊间热汗蒸腾。” 郑振铎 《桂公塘》一:“所难堪的祇是那一阵阵的腥骚气,就从立足的地面蒸腾上来。”
百科解释
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是与物理学的蒸发过程不同,蒸腾作用不仅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植物本身的调节和控制,因此它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植物幼小时,暴露在空气中的全部表面都能蒸腾。 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有下列三点: 1.蒸腾作用是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的一个主要动力,特别是高大的植物。 2.由于矿质盐类要溶于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和在体内运转,既然蒸腾作用是对水分吸收和流动的动力,那么,矿物质也随水分的吸收和流动而被吸入和分布到植物体各部分中去。所以,蒸腾作用对这两类物质在植物体内运输都是有帮助的。3.蒸腾作用能够降低叶片的温度。太阳光照射到叶片上时,大部分能量转变热能,如果叶子没有降温的本领,叶温过高,叶片会被灼伤。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的温度。叶片的蒸腾作用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角质层的蒸腾,称为角质蒸腾cuticular transpiration);二是通过气孔的蒸腾,称为气孔蒸腾(stomatal transpiration)。角质层本身不易让水通过,但角质层中间含有吸水能力强的果胶质,同时角质层也有孔,可让水分自由通过。角质层蒸腾和气孔蒸腾在叶片蒸腾中所占的比重,与植物的生态条件和叶片年龄有关,实质上也就是和角质层厚薄有关。阴生和湿生植物的角质蒸腾往往超过气孔蒸腾。[1]董光荣.-[J].中国科学:B辑,1988,6:633-642.[2]董学军 张新时 等.-[J].植物生态学报,1997,21:208-225. 查看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