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1.旧时计时的单位。将一天按照十二地支的顺序,分为十二个时段,此种两小时为一时段,称为时辰。从半夜起算,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中午十一点到一点是午时。
2.表示时间:~不早了,快睡吧。
详细释义
- 时辰 [shí chen]
旧时的计时单位。把一昼夜平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个时段。两小时为一时段,称为时辰。
宋 苏轼 《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今来所创置鈐辖司前一闸,虽每遇潮上,闭得一两时辰……而公私舟舡欲出入闸者,自须先期出入,必不肯端坐以待闭闸。”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昼短夜长,差了三个时辰了。”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半个时辰前,他陪伴天子酣宴。”
泛指时候、时刻或时间。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没一箇时辰儿不掛念,没一箇夜儿不梦见。”《西游记》第四九回:“这等干,只是忒费事,担搁了时辰了。”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三章:“这就叫:不是不报,时辰不到。”
百科解释
时辰,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相传是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查看百科